厦门,再次走在前列。
日前,厦门翔安南部片区启动区首批场景机会清单发布,聚焦氢能与储能、海空无人体系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未来医药四大产业领域,推出22个场景机会,推动各类创新主体的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解决方案在片区内首发、首试、首用。

厦门翔安南部片区启动区首批场景机会清单发布。 本文图片均为采访者供图
无论是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解决方案等“三新”提法,还是“首发、首试、首用”等“三首”概念,无不凸显了翔南片区以场景创新引领科技创新、打造前沿科技综合试验场的雄心。
作为“节点中的节点、前沿中的前沿、特区中的特区”,翔南片区的场景创新探索、场景招商探路、前沿科技突破、产业升级实践,也是厦门乃至福建逐鹿新质生产力的缩影。
01
场景创新,正在成为各大城市竞相逐鹿的新赛道。
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,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。这是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“应用场景”列入当年政府工作任务之后,再一次将“场景创新”作为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抓手。
去年以来,包括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成都、武汉在内的多个城市纷纷出台“场景创新”相关政策文件,合肥等地更进一步提出打造“全域场景之城”。
事实上,场景创新不是新概念,但过去往往与新消费关联在一起。近年来,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浪潮之下,场景创新有了更为丰富也更为深层的内涵,成为各大城市引领科技创新、带动产业转型升级、促进招商引资、推动城市跃升的关键一环。
在翔安南部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、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庄源源看来,场景创新的本质,是以应用场景撬动市场、技术两端,“为市场找技术,为技术找市场”,打造新赛道和未来城市“超级场景”标杆,驱动前沿科技创新、培育未来产业、吸引高成长企业集聚。

厦门翔安南部片区规划图
这一次翔南片区推出的22个应用场景,并非求大求全,而是因地制宜,与自身地理区位、资源禀赋、产业优势、科创基础相结合,聚焦于氢能与储能、海空无人体系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未来医药等新兴产业,且无一不是可开展、有带动性、有示范效应的场景项目。
这些产业,既与翔南片区的优势主导产业相一致,也是厦门和福建逐鹿万亿级新赛道的主阵地。
不仅如此,翔南片区在发布新场景的同时,打造了厦门及福建首个场景创新促进平台,构建常态化场景创新工作机制。该平台涵盖场景需求征集、场景清单发布、场景供需对接三个核心功能,在全国范围内打响翔南场景创新品牌的同时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、可借鉴的示范模板,助力更多区域的创新发展。
这意味着,场景创新之于翔南片区,不是一次性动作,而是长期战略;不是政府单方面的动作,而是将高校、企业、科研院所、投资机构等多元主体都动员起来,打通“策源-孵化-转化-应用-服务”的全链条。
场景创新的领跑者,为何是翔南片区?
与传统先研发后转化的“历时性创新”不同,场景创新属于“共时性创新”,基础研究、技术研发与商业转化同时发生,以问题为导向,将发展新质生产力置身于真实的产业生态、商业环境和生活场景之中,从而实现技术突破、产业转化、商业爆发的多点突围。
如果说消费领域的场景创新适合每一片区域,并无前置条件,那么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应用场景创新,更适合以改革创新为己任、以新兴产业为主力、以“未来之城”为定位的新兴城区,翔南片区无疑是场景创新探索与实践的最佳“场景”之一。
从本次发布的应用场景就能看出,无论是氢能离网超充电站、无人船艇综合测试场、无人交通微循环,还是低空综合服务基地、高能级自动驾驶测试线,涉及的都是前沿产业,很多都无先例可循,多都需要一步步向前摸索。
正因为如此,场景创新既需要高校、科研院所、重点实验室等科技载体作为支撑,也离不开相对成熟的新兴产业生态作为依托,更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改革优势加以催化。
翔南片区,恰恰拥有综合性优势。作为厦门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之一,翔南片区构建了以临空航空、绿色能源新材料、生命健康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基础,以文化创意、金融服务、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辅助的“4+3”产业体系,更坐拥翔安创新实验室、嘉庚创新实验室及厦门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,还是厦门改革创新、对外开放、两岸融合的前沿阵地
可以说,翔南片区的创新探索,关乎的不只是自身,也是城市和省域高新产业发展的未来。
02
场景创新,正在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抓手。
近日,国家发改委印发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,强调各地区不得突破国家规定的红线底线违规实施财政、税费、价格、土地、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。
种种信号表明,拼土地、拼税费、拼补贴的传统招商模式迎来转折点,而推动各地招商引资从搞“政策洼地”向比拼营商环境创“改革高地”转变,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,成为新常态。
受此影响,各地纷纷开始创新招商引资的新模式。产业链招商、股权招商、总部招商等模式开始盛行,而场景创新则为招商引资带来新的可能。
场景创新既是新技术裂变的“对撞机”,也是抢占新赛道的“加速器”,还是拉动投资的“放大器”。通过市场与技术供需对接,快速实现前沿技术应用和产业化,同时通过主动开放场景机会,主动创造投资标的和投资机会,吸引高新企业落户,并撬动更大的社会投资。
“我们从原来的给市场、给优惠,转向给机会、给场景,以场景应用为突破口,促进科技创新和招商引资。”翔安南部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产业招商部部长蔡东亮表示,以场景创新推动“为市场找技术、为技术找市场”,为企业和产业发展持续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。

厦门翔安南部片区聚焦海空无人体系等四大产业领域(规划图)
当前,翔南片区正处于“一年快速铺开、三年全面见效、五年初具规模”的关键建设阶段,外有各地抢滩布局新兴产业的竞争压力,内有推动综合改革与开发建设的需求,亟待通过大规模招商引资,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和科创引领优势。
目前,“一年快速铺开”已经取得初步成效。据悉,指挥部成立一年多来,翔安南部片区新增注册企业近500家,片区产业投资项目近90亿元;新策划生成综合开发、配套基础设施等50余个项目,总投资超200亿元。
“快”,是翔南片区带给企业最大的感受。
翔安南部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庄源源表示,“规划要快、开发建设要快、前期审批要快、流程要快,能并联的就不串联,能简化的就不照搬照抄,能提前的就不按时”。
这里的“快”,既是审批流程之快,也是市场反应速度之快,更是建设发展之快。
一方面,一流的产业体系和科创力量,为产业招商、科创招商、场景招商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。
推出一系列应用场景不难,几乎每个城市都在诉诸无人驾驶、低空经济等新产业形态,但要形成招商引资的磁吸力,真正让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解决方案首发、首试、首用,则需要相关的产业集群、高能级创新平台作为基础,更需要真实且充满商业潜力的城市应用场景作为支撑。
另一方面,与其他地区相比,翔南片区拥有综合改革试点带来的体制机制创新优势,在营商环境改革上走在全市前列。
去年,翔南片区落实8项综合改革试点任务,形成了“一件事”集成化改革、打造闽台乡建乡创样板村、本外币一体化账户等改革创新成果,同时积极探索“财政政策+金融工具”投融资机制,引入投资基金参与翔南片区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。
翔南片区集两大优势为一体。与一般的工业园区不同,翔南片区从一开始就融合了科技创新和城市新城建设理念,既有相当规模的产业集群,又有丰富的城市真实场景,技术与市场之间形成联动效应。
以营商环境建设为依归,以场景招商、产业招商等多元化招商为抓手,翔南片区通过精准招商,推动高端产业、未来产业集聚成势,为“五年初具规模”下好先手棋。
03
翔南片区,何以担起“节点中的节点,前沿中的前沿,特区中的特区”高定位?
40多年前,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,厦门经济特区应运而生,从一座滨海小城为起点,创下了近千倍的经济增长奇迹,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门户、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、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以及海峡两岸融合发展、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地。

厦门翔安南部片区以场景创新引领科技创新,打造前沿科技综合试验场(规划图)
20多年前,翔安区获国务院批复成立,成为厦门推动“跨岛发展”重大战略的标志性节点。今天的翔安区已逐步成长为厦门重要的制造大区、科创大区、交通大区,厦门即将开通运营的新机场也以所在地“翔安”命名。
当前,时值进一步深化改革、经济转型换挡的重要关口,厦门再次被赋予全面深化改革开放、推动高质量发展、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三大重任,自身也面临从“海岛型城市”向“海湾型城市”转型的关键一跃,翔南片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。
正因为这一点,翔南片区自设立伊始,就担起了厦门最重要的探索重任,被赋予打造“综合改革试点承载区,环厦门湾科创原创区,两岸融合发展先行区,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门户”。
这些定位,集改革创新、科技创新、两岸融合、国内国际大循环链接点为一体,既展现了翔安南部片区的发展蓝图,也昭示着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无限可能,定位之高、期许之重、空间之大可见一斑。
“节点中的节点”,指向的是新发展格局。厦门正在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,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。背靠新机场、坐拥综合保税区、地处厦漳泉金闽南“金四角”中心地带的翔南片区,自然而然成了链接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的重要桥头堡。
“前沿中的前沿”,是相对于区位优势而言,翔南片区正在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先行区。2023年,福建获批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,而作为因“台”而设的经济特区,厦门本身是两岸经贸合作、人文交流、融合发展的前沿,而翔南片区又是厦门的前沿,与金门隔海相望,自然要在两岸融合发展上先行一步。
“特区中的特区”,秉承的是经济特区一以贯之的改革精神,翔南片区要在综合改革试点上一路领跑。过去40多年来,厦门在改革领域创下了无数个“第一”,创下了“勇立潮头,勇毅前行”的赫赫声名。如今,翔南片区同样要以改革的思维、创新的路径开启建设的新征程,在投融资体制、财政管理、营商环境等改革创新上走在前列。
因此,翔安南部片区的设立,并非简单的平地起新楼,也不是再造一个纯粹的工业园区,更不是凭空划出一块政策“飞地”,而是以“未来之城”为期许,在岛外再造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,为厦门开创更大的发展空间。